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范畴,新式防水材料日益增多,当时国际上正在展开的最新防水材料及防水技术在中国几乎都有选用与展开,大大推动了中国工程防水技术的展开。但是也应看到,中国的防水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对比,仍有一定间隔,尚不能完全有用地习气工程展开的需求,对正确处置防水工程中防水材料与计划计划及施工技术之间的联络,短少整体构思与考量,特别是对防水材料的互补性、习气性与实效性晓得缺少和处置失当,致使防水工程渗漏水事例再三发生,给工程缔造和出产、日子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怎样前进防水材料的互补性、习气性和实效性,已成为防水工程专业人士有必要面对和处置的一个要害技术疑问。
1 防水材料的互补性
防水材料的互补性,包括刚性材料与刚性材料、刚性材料与柔性材料、柔性材料与柔性材料之间的互补性。这儿谈的互补性主要是指刚性防水材料与柔性防水材料的互补性,即两者怎样有机联络、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以构成合理、有用和可靠的工程防水体系。
1.1 刚性防水材料的特征与作用
刚性防水材料主要指集承重与防水功用于一体的防水混凝土,它是一种具有防水特性的计划主体材料,是地下工程防水体系的基础、载体和依托。
长期以来,防水混凝土一贯被看成是工程计划材料,未列入防水范畴,因此很少致使防水界的注重。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对防水混凝土进行了研讨和运用,将其运用在北京火车站、湖北大冶江心水泵站等重要工程中,均获得出色作用。60年代有关方面曾对中国70个本体自防水工程进行体系调研,测得有渗透水量的工程仅3例,占4%,这说明当时中国防混凝土计划自防水就已展开到较高水平。
此后,国标GBJ 108—87、GB 50108—2001均将防水混凝土列为一章,GB 50108—2008中将“地下工程迎水面应选用防水混凝土”列为强制性条文,充分表清楚刚性防水材料在工程防水体系中的重要方位与作用。